close

年底,向來都是忙碌的時候,
案子,要結案的、該啟動的、今年度的業績、明年度的預算,
人,要獎賞的、該懲罰的、要調動的、要離職的,
事與人,到了年底,總覺得要有個答案。

 

人到中年,對年紀增長該靠么的,早幾年已靠么完畢,
今年,除了發現37歲原來比較靠近40,而非靠近35之外,
其他都了無新意,對於遺忘自己年紀一事,也越來越理所當然,
就像某衛生棉廣告說的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有些人會好心安慰我,說37歲不能算中年,我也無意爭論,
每個人的年齡,到了什麼程度,自己最清楚,
也有同年齡的朋友,一心一意認為自己18歲,別人又何能置喙。
前陣子看了一篇文章,在講中年危機,
文中說"這個年紀的人,都在艷羨自己沒有的東西,逝去的青春、更多的金錢與權位。"
我想再補充"而且,都在焦慮自己有的東西,擴大的腰圍、白髮、皺紋
朋友爆漿瑪芬說的好"現在買衣服已經不是看穿起來美不美,只要能好好塞進去就好。"
這句話,是"35以上、40未滿"準中年婦女最好的註腳。

 

今天在新聞中看到"三毛逝世二十週年紀念活動",
一驚,
什麼,二十年了嗎?怎麼那一天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
連爸爸告訴我這個消息時,臉上溫柔與不忍的表情,都還記憶猶新。
看著活動官網上,三毛的年表,忽然被一行字吸引住目光,
“1967 隻身遠赴西班牙,就讀馬德里文哲學院,此時遇到荷西。
後就讀德國哥德書院,並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
年少時看她的書太多遍,她的一生,幾乎可以倒背如流,
不過,從來不知道她曾在伊利諾大學工作,趕快上網Google
原來,我們真的可能走過同一個校園、同一條芝加哥的街道,
沒有想到,在她逝世20年後,又發現了跟她,一點小小的交集。

 

當年在芝加哥一個shopping mall,忽然Echo四個字母跳入眼簾,
我站在那裡,呆了半响,回去後寫下了 Dear Echo 這篇文章,
文末說"我不知道我懷念的是妳,還是自己的少年時,但我知道,妳從來沒有遠離。"
現在想想,我其實並不懷念自己的少年時光,但三毛,確實從來沒有遠離,
即使年近四十,她的影響仍源遠流長,我想,會跟著我一輩子。

 

晚上,手機裡有一通未接來電,是久未聯絡的前男友,
今年的1/4據說是摩羯座新月日蝕,適合除舊佈新,
大概是這樣,所以前塵往事紛紛找上門來,連阿格西都到台灣來打邀請賽。
跟前男友通電話,背景中傳來小朋友叫喊把拔的聲音,
忽然想起三毛寫的一首歌說時依舊

 

《說時依舊》

重逢無意中 相對心如麻 對面問安好 不提回頭路
提起當年事 淚眼笑荒唐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愛過你 說時依舊 淚如傾
星星白髮又少年 這句話請你放在心底
不要告訴任何人你往哪裡去 不要不要跟我來
家中孩兒等著你 等爸爸回家 把飯開

 

生命中有些事,是永遠不會過去,
可以釋懷、和解、原諒、淡忘、祝福,
但,它們,永遠不會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晴天1Q74 的頭像
    晴天1Q74

    Color of my soul

    晴天1Q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