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每週固定南來北往的上班生涯,
我回家的次數從一季一次變成一個月一次,
不過這顯然還是趕不上小惡魔弟弟換女朋友的速度,
過年時他的女朋友還是劉雨萱, 上個月已經變成唐子琪,
劉雨萱被換掉的原因,據說是因為被我媽嫌講話臭奶呆,
想不到這年頭,太后還是可以垂簾聽政,左右孫子選女友的決策。
這禮拜回家,隨口問小惡魔弟弟,你現在的女朋友叫什麼名字?
"李芸如!"
"什麼如?不是唐子琪嗎?"姑姑以為自己聽錯,
弟弟很堅定的說"是李芸如啦!"哥哥也在旁邊大點其頭,
還不到一個月光景,怎麼又換了?
據說李芸如是新來的學生,每天都打扮得很漂亮,
我家小惡魔大概因此就見異思遷,
自此,去接他們放學,哥哥總是很快就跑出來,
弟弟則是慢吞吞的,最後出來時,是兩個人一起,還手牽手咧。
可見男人喜歡漂亮女生,從三歲到一百零三歲皆然,
小惡魔弟弟勤換女友是人性,倒也不能苛責,
而且他談起女朋友,總是落落大方,
還會以權威的口吻分析哥哥沒有女朋友的原因,
早早就培養了開放而且正面的感情觀,想來也是好事,
至少不必擔心他長大後會為了女朋友移情別戀就把人家殺了之類的,
不過我是否得擔心哥哥咧?看到弟弟交那麼多女朋友,他居然都無動於衷,
平常最愛搶弟弟的東西,看起來也沒有要搶弟弟女朋友的意思,
希望哥哥能瞭解,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搶不來的,
我們只能學著接受。
爸爸開刀住院,家裡人手忽然變得捉襟見肘,
我雖然請了假回家,但非常笨拙,不太派得上用場,
去醫院照顧爸爸不怎麼行,回家煮飯也不怎麼樣,
只能去接小惡魔放學,給他們弄飯吃,看他們寫功課,
功課寫完,哥哥拿著一本西遊記過來,要姑姑講故事,
赫,我馬上精神大振,開玩笑,姑姑我當年國文成績可是好得很,
雖然在家裡沒什麼用,但講故事騙騙小孩有什麼難,
馬上翻開書,開始說書。
話說以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顆大石頭,吸收了日月精華,
有一天,就從石頭裡蹦出了一隻猴子...
"姑姑,他不是從石頭裡跑出來的。"
"他是啊"(指著書上的圖)"他是從石頭裡面生出來的。"
"他不是!"我也知道他不是,但是故事書這樣寫啊!
那隻猴子就住在水濂洞裡面,"姑姑,什麼是水濂洞?"
"呃...水濂洞,就是一個山洞。"
blah blah blah....
後來孫悟空想要一個武器,就跑到龍宮,
把蝦兵蟹將打得咪咪帽帽,搶了海龍王的金箍棒,
小惡魔聽到蝦兵蟹將被打得咪咪帽帽很開心,
不過教小孩想要一個東西,自己沒有就去搶別人的,
好像不是正確的教育,趕快呼攏過去,
又說孫悟空大鬧天庭(這隻猴子怎麼老是在打架?)
玉皇大帝只好招安他,賞了他一個"弼馬溫"的官位,
弼馬溫... 算了,五歲的小孩一定聽不懂,又呼攏過去。
說到孫悟空被釋迦牟尼佛壓在五行山下,被唐三藏救出來,
小惡魔問"姑姑,什麼是釋迦牟尼佛?"誰說講故事簡單的,怎麼小惡魔的問題我都答不出來,
小惡魔又問"他們要去哪裡啊?"
終於有一題會了"他們要去西天取經啊。"
"西天在哪裡?""呃...西天就是很遠很遠的地方。"
西遊記實在太不適合講給小朋友聽了,
豬八戒大鬧高老莊、強娶民女,這要怎麼講咧,
害我講得吞吞吐吐,頻頻停下來,看看到底要跳過多少段落,
小惡魔又一直催我"然後咧?"
姑姑最後只好兩手一推"講完了!"
還好小惡魔並不深究。
原來給小朋友講故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難怪有人可以以講故事為業,
像我這種講兩句就辭窮技窮的父母,大概只能花錢送小孩去聽故事,
不過電視卡通的對白也很難,他們看電視都不出聲,
為什麼一聽姑姑講故事就問題一堆,害我招架不住,
我想這樣也不行,小惡魔們日漸長大,對聽故事的需求只增不減,
而且越來越難呼攏,還是要想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
最好的方式就是教他們認字吧,然後丟給他們故事書,自己看去。
我已經想不起來當年是怎麼開始認字的,只記得故事書很快就看完,
開始看架上大人的書,然後一頭栽進文字的世界裡,不可自拔。
小惡魔除了鼻子跟姑姑長得一模一樣、以及不吃蔥外,
其他並沒有太多跟姑姑像的地方,
不過,我私心偷偷的希望,他們可以跟姑姑一樣喜歡文字,
姑姑沒有辦法像某些名人,寫出什麼給子女的X封信之類睿智的文章,
只希望,把對文字的喜愛傳染給你們,
讓你們藉著文字,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表達自己,
希望你們,在文字的世界裡,會像姑姑一樣,感到快樂。